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智能汽车、低空出行、具身智能等产业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此类聚合型智能产业不仅供应链可复用、底层关键技术共通,还可通过聚合性发展实现更丰富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将推动形成新一轮产业变革。因此,利用智能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赋能低空出行和具身智能产业,并加速其发展和应用落地,已成为行业共识。
历次工业革命都由标志性技术驱动,并催生新兴起的产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纺织业引入纺织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蒸汽火车取代了传统马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电力和内燃机得到普遍应用,形成了现代汽车产业和家电产业。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原子能为标志,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繁荣。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标志性技术加速发展,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技术等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新型能源形式的智能产业成为标志性产业。
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出行呈现加速融合态势。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企业,正在通过投资、联合研发、自主研发、孵化子公司等多种形式,进入人形机器人和低空出行领域。例如丰田投资的Joby已成为市值最高的飞行汽车企业,小鹏汇天、吉利沃飞长空等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用于汽车产线,现代汽车通过收购波士顿动力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比亚迪、上汽投资的智元机器人累计量产已突破1000台(含轮式机器人)。三个过去独自发展的新型产业呈现出加速融合态势,有望形成聚合型智能产业。
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底层关键技术相通。移动控制方面,三者均属于多模态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可以赋能的物理系统,无人驾驶端到端算法模型和感知、决策、控制硬件能够最终靠降维、升维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低空出行,例如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采用与电动车相似的“感知-决策-执行”架构,并采用了和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同样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训练和FSD芯片。人机交互方面,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虚拟助手等人机交互技术设计理念和成果也能共享、迁移,例如汽车领域的智能座舱有关技术可能会迁移到低空飞行器中,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同样是人形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技术基础。能源动力方面,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三者共同的底层技术,电动航空和电动汽车的三电相似性可达80%~90%,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特性的新型电池技术也是三个领域高度关注且正在努力突破的技术。轻质材料方面,智能汽车和低空出行共用碳纤维、钛合金、镁铝合金等相关技术。
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三者技术将相互促进。一方面,智能汽车形成的共性技术可摊薄研发成本。智能汽车领域已具备较完善的研发技术体系和丰富的人才,可向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领域迁移,且算力基础设施可以错峰共用,获取的数据可部分复用,降低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三者技术细节和要求不同,各自“长板”可相互赋能。例如智能驾驶与其他交通主体博弈的经验比较丰富,为低空出行规模化量产后处理与其他飞行器之间的博弈经验借鉴;低空飞行三电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决策系统自由度更高,能够为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恶劣环境下适应问题提供借鉴;人形机器人对于人体动力学建模的要求更高,可能会促进无人驾驶更好地理解行人行为等。
供应链方面,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可复用,可降低新研发技术与量产成本。供应链方面,智能汽车供应商正结合自己业务优势,快速进入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例如宁德时代向峰飞航空投资数亿美元共同开展航空电池研发,英伟达Orin、Thor系列芯片既是智能驾驶芯片,也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汽车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也发布了人型机器人解决方案,汽车操作系统企业普华基础软件正在打造符合DO178-B A级的操作系统和BSP软件等。工艺方面,智能汽车积累的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精密装配等制造技术及生产的基本工艺通过调整、优化迁移到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例如非核心部件的冲压成型、焊接、涂装工艺可复用于飞行汽车,基础金属材料加工、塑型、集成装配等工艺可复用于机器人领域等。智能汽车具备的规模化量产经验和大规模生产管理体系能够推动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产业大规模降本。
通过将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不同技术聚合和叠加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技术路径的边际效应递减困境,解决过去靠单一技术难以理想化解决的问题,拓展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并创造更着迷的商业模式。
交通领域,车企通过产品改造、不一样的产品的链接打造飞行汽车产品,以智能汽车+飞行器的形式在单一产品上实现“立体式智能出行”,大幅度的提高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未来很常见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城市内智能驾驶+城际高速度智能飞行实现“跨城市通勤”;常规地形陆地通行+障碍地形空中通行实现“直线通行”;景区点到点智能驾驶+智能飞行“智能立体式观景”等。
工业、服务领域,聚合应用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飞行器,可以同时实现运输环节和作业环节的无人化,真正形成“全无人”环境,来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恶劣危险环境对人带来的危害。未来很常见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无人矿卡+人形机器人可实现矿山无人化开采;无人救援车+人形机器人+无人飞行器构建“空地一体”的立体救援体系。
完善管理体系。考虑到聚合型智能产业均具备智能联网产品+大众消费品+精密工业品的特点,建议借鉴辅助驾驶、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实践经验,打造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准入、商业化、信息数据安全、零部件管理、消费者培训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监管体系。
组建产业平台。建立聚合性智能产业会议平台、研究平台和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智能性聚合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共性问题,推动监管、标准、政策、法规协同,实现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相互赋能。
建设共性基础设施。聚合型智能产业技术同源、底层相通,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的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共通性,均需采集大量数据,利用大算力中心迭代模型算法。国家和城市在规划城市算力中心、训练数据集、仿真环境和系统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低空出行、机器人领域的需求,通过系统性规划共性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聚合型智能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格局尚不稳定,技术路线、新型技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要加强对高性能感知、决策、控制、通讯技术,航空级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航电系统、飞控系统,高精度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轴承等关键基础技术和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通过开拓应用场景实现智能汽车既有产业链的技术跃升和规模化应用。
开展示范应用。目前聚合性智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示范试点是推动技术成熟、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可通过开展低空医疗救援、道路救援、定点航线出行、森林灭火、地质探测,以及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物流搬运、家庭服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更好推动低空出行、具身智能等的产业化。
被你的写作风格和内容深深吸引,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味。盼着更多佳作,咱们相互学习,一同成长!~【请关注我吧,我们一起成长,每天我会尽全力给关注我的人点赞、收藏、评论最新的话题】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近日,深圳的甄女士趁着天气晴好带着孩子到公园玩耍了一番没想到这一次出游竟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甄女士说,回家后,她就出现了发烧,同时还伴随着头痛、有点恶心想吐的症状。于是她买了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吃,当时就退烧了。
午睡超过这一段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还可领取就业见习补贴。每人每年最高30240元!补贴条件: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不救市,不降息!鲍威尔放“鹰”,特朗普最新发声:他被解雇的速度再快都不为过!美国通胀预期已升至40年高位
北京时间4月17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发出了强烈警告。鲍威尔还否认了投资者押注的“美联储看跌期权”,并强调市场有序、运转符合预期,预计市场会“持续波动”。
在这一艰难时刻,李显龙终于出面表态,为新加坡定下了发展的大方向。他认为,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两党就形成了对中国强硬的共识,认定中国是美国的严峻挑战。